药通网欢迎您!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药材知识 > 正文

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

来源:养生之道网 浏览:7956次 时间:2023-03-20 08:13:31

三颗针简介


三颗针,中药名,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、毛叶小檗、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。根皮全年可采。茎皮春、秋季采收,取茎枝刮去外皮,剥取深黄色的内皮,晒干。本品呈类圆柱形,稍弯曲,有少数分枝,长短粗细不一。表面灰棕色有细皱纹,栓皮易剥落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折断面纤维性,鲜黄色,切断面近圆形或长圆形,有略呈放射状的纹理;髓小,黄白色。气微,味苦。以色黄、苦味浓者为佳。


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


1、清热利湿


三颗针味苦性寒,苦能燥湿、寒能清热,有清热利湿之效。用于黄疸、赤痢、咽痛等证。


2、清肝明目


肝开窍于目。肝火上攻于目,目赤肿痛,羞明流泪,心烦口苦,苔黄脉数。三颗针入肝经,味苦性寒,清降肝火,故主治之。


3、散瘀消肿


跌打损伤初起,瘀血内阻、血流不畅,局部红肿热痛。三棵针入血分,凉血止血,散瘀消肿,用于血热瘀滞者相宜。


三颗针的药用价值


【药名】三颗针


【别名】铜针刺(《天宝本草》),刺黄连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

【入药部位】小檗科植物刺黑珠、毛叶小檗、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。


【性味】苦,寒。


【归经】肝,胃,大肠经。


【功效】清热,利湿,散瘀。


【主治】治赤痢,黄疸,咽痛,目赤,跌打损伤。


【炮制方法】取茎枝刮去外皮,剥取深黄色的内皮,阴干。
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***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

【使用注意】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

三颗针的药用附方


1、治血痢:三颗针五钱,红糖五钱。煎水服。


2、治黄疸:三颗针茎五钱。煎水服。


3、治火眼:三颗针根茎磨水点眼角。


4、治刀伤:三颗针根研末,敷伤口。


5、治跌打损伤:三颗针根一两。泡酒内服外擦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

三颗针的配伍应用


1、配栀子:二药合用,清热利湿,消退黄疸,栀子通便,三棵针利尿,使湿热从二便分消,用治阳黄,收效甚佳。


2、配黄连:黄连大苦大寒,清热燥湿为治痢专药;三颗针虽苦寒不如黄连,但凉血止血,善清血中热毒;二药合用,治疗赤痢,清热利湿,凉血止血,效果更佳。


3、配薄荷:薄荷气味清香,体轻上浮,清解风热,专利咽喉;三棵针味苦寒凉,泻上焦之火,凉血消肿。二药合用,同走肺经,故清肺利咽,化解毒热,功效大增。


4、配菊花:菊花性凉,花体轻扬,辛香发散,清肝清目;三颗针味苦寒凉,泻火解毒;二药合用,清泻并施,疗效大增。


5、配续断:续断辛甘苦温,入肝肾二经,辛行血脉,甘温补益下元,接续筋骨,为骨伤科良药;三颗针味苦寒凉,凉血止血,散瘀止痛,亦为骨伤所常用;前者偏补,补而不滞;后者凉血,血不妄行,二药合用,补泻兼施,治疗跌打损伤,新病久疾,均能奏效。


三颗针医书记载


1、《分类草药性》:“治跌打损伤,劳伤吐血。”


2、《四川中药志》:“清热解毒,消炎抗菌。治目赤,赤痢,吐血劳伤,咽喉肿痛,腹泻,齿痛,耳心痛,跌打损伤红肿。”


3、《贵州草药》:“解热,利湿,散瘀,止痛,凉血。”


会员评论

发表评论

用户名:匿名  匿名回复

0/500

实力认证

我的足迹

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