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的使用有新陈之分,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就有“土地所出,真伪新陈,并个有法”的说法,但未列举具体药物。
宋代唐慎微《政类本草》收录《梁·陶隐居序》,指出宜陈用的中药有六味:“凡狼毒、枳实、橘皮、半夏、麻黄、吴茱萸,皆欲得陈久者良。其余须精新也。”到了唐代,《新修本草》中明确提出“六陈”的说法,其在“狼毒”条下明确记载:“与麻黄、橘皮、半夏、吴茱萸、枳实为六陈也。”最为人们熟知的当属李东垣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中的歌诀:“枳壳陈皮半夏齐,麻黄狼毒及茱萸。六般之药宜陈久,入药方知奏效齐。”
对于“六陈”,存放时间长一些,是为了挥发其燥烈之性,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。但其实久陈的中药并不局限于这六种,临床上常用的还有陈阿胶、陈艾叶、陈肉桂、陈木瓜、桑叶、香薷、陈青黛等。
中药陈用虽有一定的好处,但也不是愈陈愈好,过于陈久的中药可能会导致药性丧失殆尽,所以存放年限必须把握好。医家张山雷曾说:“新会皮,橘皮也,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,故曰陈皮。”即以气味“稍和”为度,而非无期限放置。当然,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存放时间,如明代《药鉴》所言:“陈皮须用隔年陈,麻黄三载始堪行。大黄必用锦纹者,不过三年力不全。”还有半夏、狼毒这类有毒性的中药,必须炮制后陈放才能减少毒性,单靠陈放则无济于事。
另外,中药在陈放的过程中要注意日光、空气、温度、湿度的影响, 避免发生霉变、腐烂、虫蛀、鼠咬,否则也难以达到中药陈用的目的。
而中草药的“八鲜” 则是直接将新鲜的中草药或新鲜药汁用于临床。“神农尝百草,一日遇七十毒”,说明人类最早应用中草药治病都是采用鲜草药,随采随用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言“生者尤良”,笔者认为此“生”字实乃指“鲜”而言。
中医对鲜药的临床应用有着丰富的经验,故有八鲜歌:“苏薄芦藿泽兰叶,石斛生地与生姜。八味药物宜鲜用,后下少煎效更良。”以上八种药物分别是苏叶、薄荷、芦根、藿香、泽兰、石斛、生地、生姜,而且使用时要后下,煎药时间要短。
和陈药一样,在实际临床中鲜药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八种药材,梨汁、荸荠汁、苇根汁、麦冬汁、藕汁、荷叶边、西瓜翠衣、白扁豆、丝瓜皮、竹叶心、生地汁、马齿苋等中药材都可鲜用。
发表评论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